> 大学生活 > 务本堂的真实来历

务本堂的真实来历

务本堂的真实来历

务本堂的真实来历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,其名称源自《论语·学而》中的“君子务本,本立而道生”。这一成语强调的是重视根本,只有基础稳固了,才能发展出道。

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区,务本堂有着不同的故事和背景:

1. 贵州正安县的务本堂 :

是东汉学者、文学家、教育家、书法家尹珍在汉朝永初元年(107年)回乡建立的讲学之地。

明万历四十年(1612年)重建,清康熙二十四年(1685年)和嘉庆二十年(1815年)等时期也有过修葺。

尹珍在务本堂传播中原文明,对贵州乃至南域的文化教育有重要影响。

2. 扬州老城区的务本堂 :

位于小秦淮河上的一座单孔砖石桥,因桥东原有清代务本堂而得名。

徽商在两淮地区建立了务本堂,作为办公的综合体,反映了徽商的商业文化和“务本”信仰。

3. 江西的务本堂 :

王氏在咸丰年间开设,后搬迁至光华街,经营编、刻、印、售图书业务,对地方文化发展作出了贡献。

4. 其他地方的务本堂 :

如河南洛阳市宜阳县的务本堂,与隋朝宿国公麦铁杖有关联。

务本堂的名称和来历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根本、追求道德和教育的价值观念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区,务本堂扮演了不同的角色,从教育场所到商业综合体,再到文化交流中心,务本堂的名称和意义一直延续至今

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:

务本堂在贵州正安县的历史是怎样的?

扬州老城区务本堂的具体位置在哪里?

江西务本堂的主要业务有哪些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