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时岁忽兮”的出处是哪里
引言:
你是否曾经感到时间匆匆,岁月如梭,仿佛被生活的大潮裹挟着前行?“时岁忽兮”这句话,正是唐代诗人陈子昂在《喜马参军相遇醉歌》中对这种感觉的深刻表达。今天,就让我们一起探索这句话背后的意义,以及它如何引导我们思考时间、生活和个人情感。
相关问题:
1. 陈子昂的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情感和心境?
2. “时岁忽兮”如何引发读者对时间流逝的共鸣?
3. 陈子昂的生活经历对他的诗歌创作有何影响?
相关答案:
1. 陈子昂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一种孤独、愤懑的情绪,他感叹时间的流逝,表达了对过去的追忆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。
2. 这句话通过对时间的匆匆流逝的描述,让读者感到与诗人的情感共鸣,引发对个人生活中时间流逝的深思。
3. 陈子昂的生活经历了朝代的更迭和个人挫折,这些经历丰富了他对时间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悟,反映在他的诗歌创作中。
整体而言:
通过了解陈子昂的这首诗和生平,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“时岁忽兮”这句诗的深层含义,还能从中汲取对时间管理和个人情感管理的启示。让我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,也能偶尔停下脚步,回味那些不经意间流逝的美好时光,珍惜当下的每一刻。
“时岁忽兮”出自唐代陈子昂的《喜马参军相遇醉歌》。
“时岁忽兮”全诗
《喜马参军相遇醉歌》
唐代 陈子昂
独幽默以三月兮,深林潜居。
时岁忽兮,孤愤遐吟。
谁知我心?孺子孺子,其可与理分。
作者简介(陈子昂)
陈子昂(约公元661~公元702),唐代文学家,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。字伯玉,汉族,梓州射洪(今属四川)人。因曾任右拾遗,后世称为陈拾遗。光宅进士,历仕武则天朝麟台正字、右拾遗。解职归乡后受人所害,忧愤而死。其存诗共100多首,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《感遇》诗38首,《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》7首和《登幽州台歌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