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 大学生活 > “茶烟远趁竹风回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茶烟远趁竹风回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茶烟远趁竹风回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茶烟远趁竹风回”出自宋代于石的《栖真院》。

“茶烟远趁竹风回”全诗

《栖真院》

宋代 于石

空翠凝寒不受埃,断崖千尺拥崔嵬。

老僧倚树惊猿去,童子扫阶知客来。

石径晴因松露湿,茶烟远趁竹风回。

禅家也办吟边料,不种闲花只种梅。

《栖真院》于石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
《栖真院》是宋代于石所作的一首诗词。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、诗意和赏析:

栖真院,一座静谧的寺院,

空气清新,凝结着清寒的氛围,

宛如翠色的幽境,不受尘埃的侵扰。

断崖高耸,千尺陡峭,

崔嵬的山峰紧紧相拥着,

宛如老僧依靠着树木,突然惊起的猿猴悄然离去。

童子轻扫着院子的阶石,

他早已知道客人的到来,

这是一位来访的知音。

石径因着晴朗的天气而湿润,

松树的树露滴落其间,

茶烟远远地随着竹风飘荡回来。

禅宗的修行者也能创作诗歌,

他们并不栽培寻常的花卉,

只有梅花得到他们的精心栽培。

这首诗词《栖真院》通过描绘一座宁静的寺院,展现了清寒幽静的景致。其中,山峰和树木的描绘,以及老僧和童子的形象,都增添了一种宁静和恬淡的氛围。诗中还提到了石径上的松露和随风飘荡的茶烟,使读者感受到了自然界的美妙。此外,诗人通过禅家只种梅花而不种其他花卉的描写,表达了他们对梅花高洁、坚韧品质的推崇,以及对修行的专注和超越尘世的追求。

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幽静清寒的景象,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和禅宗的寓意,表达了作者对宁静、清净和超脱世俗的追求。读者在阅读时可以感受到一种宁静与恬淡的情绪,同时也能体味到禅宗修行者对于内心平静和精神追求的态度。